首页故事摘抄 正文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 白居易的诗句有哪些

博主:5858
2024-11-08 0条评论

温馨提示:文章已超过9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 白居易的诗句有哪些

白居易最有名的十首诗 白居易的诗句有哪些

  他,号称“诗魔”,16岁凭一首诗名动京城;

  他,写诗力求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他,忧国忧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是情痴,“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他是挚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他是矛盾综合体,前半生锋芒毕露,后半生纵情山水……

  他,就是苏东坡的偶像,

  被日本人奉为文殊菩萨,人称“长恨歌主”,

  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白居易。

  读诗如读人。

  今天,国粹君就来盘点一下

  白居易最经典的10首诗,

  品味惊艳千年的流彩华章之美。

  1、最缠绵的诗:《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节选)

  唐朝最大的绯闻八卦——杨贵妃的爱情和死亡,成了《长恨歌》的灵感来源。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白居易时年35岁,任今陕西周至县尉。

  一天,他与友人谈起50多年前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及相关遗闻传说,不胜感慨,于是为之作歌,由此被呼为“《长恨歌》主”。

  长恨歌的“恨”,其实是恨相爱之人不能长相守,恨君王薄情不能忠于爱情。

  可是,古往今来,谁的爱情故事里没有遗憾?白居易和初恋湘灵,也摆脱不了两两相望的宿命。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无瑕的,总有一些遗憾,那就随它去吧。

  惟愿我们想得到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珍惜此生,不负遇见,珍惜眼前人,不负心中爱。

  2、最暖心的诗:《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白居易算得上唐代大诗人中在世时最为显达、仕途最为顺遂者,也因此成了一位大生活家。

  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

  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总有人会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世界,哪怕寒风彻骨,哪怕大雪将至。

  彼时,有酒,有故事,围炉而坐,促膝而谈。即使天寒地冻,只觉温暖如春。

  3、最悲苦的诗:《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

  白居易在长安时亲眼目睹“宫市”(朝廷对人民的一种巧取豪夺)这类弊政,心情十分愤慨。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原来,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

  也许生命的意义就是体会生活带来的所有酸甜苦辣,而每一种味道上天早已分配好了份额。

  世间薄凉,但只要还活着,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生活,走下去。

  4、最伤感的诗:《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节选)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

  他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这世间有三种相遇,如同久别重逢:一种是遇见了一个很像故人的陌生人,一种是遇见了知己,一种是遇见了自己。

  白居易跟琵琶女的相遇显然是最后两种。两个不相识,但是也不必相识的天涯沦落人,用音乐和诗歌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互诉悲苦人生。

  漫漫人生路,陌生会变成熟悉,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生命的默契。

  这种默契,足以在一刹那慰藉人的心灵。

  5、最励志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成名作。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狂风能折断一棵大树,却无法摧毁一株小草,它让我们回忆起自己血液中的坚强。

  野火烧不尽爱与希望,随着春风吹来新的生机,每一棵平凡而又坚韧的小草,终将向上生长连接成茂盛的草原。

  6、最清新的诗:《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也宛如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

  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中。

  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时光流转,春亦匆匆。趁着这个最美好的春赏时节,当然要做最赏心愉悦的事,才不辜负好岁月。

  春日不迟,日日是好日。

  7、最美好的诗:《忆江南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江南,遍布着多少如诗如画的美景?江南,留存着多少文人的解药?

  相信不少人对江南水乡最初的印象,就来自于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曾先后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在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江南是隐隐青山,是迢迢碧水;是烟雨迷蒙的诗意,是小桥流水的精致;是文人气的园林,是青石板的老巷……

  江南,是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8、最有禅意的诗:《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白居易《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中唐时,禅悦之风风靡士林,一大批文人领袖如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均与禅僧过往甚密,“或师或友”。白居易喜爱佛法,当时很多的诗词中都透露着浓浓禅机。

  忧则烧内火,若想让内火熄灭,唯有心静,即“心静自然凉”。

  白居易这首诗表面上说的是禅师,其实是他一生价值观的写照。

  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心有多静,福就有多深。

  一个人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拥抱美好的生活。

  9、最悲情的诗:《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梦微之》

  唐代中期,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诗名相当,世称“元白”。二人友谊深厚,唱和诗极多,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更是数不胜数。

  在元稹去世九年后,有一次白居易在梦中梦到好友,写下了这首《梦微之》。

  你逝去后,埋在黄泉之下,泥土侵蚀着你的躯体,也许你的尸骨早已经化成泥沙,而我也只是顶着满头白发,暂时寄住在人间罢了。

  这分明是世上对亡友最悲情的悼念,友情中生离死别的绝唱!

  有一种友情,不是爱情,却胜似爱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10、最朦胧的诗:《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花非花》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此诗的意境看似”朦胧”,其实表达的是,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没有谁的生活一成不变,没有谁的人生年年如一。

  一年四季更迭,季季不同,一生悲欢离合,样样尝尽。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一切顺其自然,才可以在这无常的世界,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白居易,字“乐天”,取自《周易》里的“乐天知命故不忧”。

  如果说前半生的乐天,是命运眷顾,上天垂怜;后半生的乐天,就是纵有风波,依旧内心淡然。

  林清玄说:“乐来欢喜,苦来甘愿。”

  经历过寒冬,才懂得春日的可贵;经历了苦难的人,才更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迎来人生真正的快乐。

  诗写得通透,不如人活得通透,白居易做到了。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作者:58 网址:https://www.sip58.com/post/3153.html 发布于 2024-11-0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