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诚信之星”、中山市忠记理发店店主林以忠:5元理发店 一开37年

  今年68岁的诚信之星林以忠,在中山石岐太平老街的年广巷弄里经营着一家理发店,开业至今已经37年。东省店主多年来未涨价的中山忠记理发店,渐渐以“5元理发店”的市忠名字广为人知。

  近几年,记理林以忠先后荣获“中国好人”“广东好人”“中山好人”等荣誉称号,发店发店日前被评为2023年广东省“诚信之星”。林忠更多的元理人慕名而来,加上一些社会活动,开年林以忠每天更忙了,诚信之星但5元一次的年广理发价格仍旧不变。

  热诚与物价经久不改

  简单的东省店主招牌,古董样式的中山理发椅,传统的市忠排队号码牌。走进忠记理发店,让人感到时间似乎已经凝固,一切都是过去的样子。

  据忠叔说,这把椅子是上世纪90年代从一位80多岁的理发老师傅那里“淘”来的,当时花了他整整120元“重金”。“这把椅子不能变,等我年老干不动了,还想继续传下去。”林以忠说。

  保持不变的还有这里的服务价格——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上世纪90年代,理发价格从创店时的3毛钱逐步提高到5元,但随后再未变过。

  忠记理发店只有一名理发师,因此每一位客人都由林以忠亲自接待、亲自服务。以往,每天从早上7时多开始,除了午餐、晚餐时间,林以忠要一直忙碌到晚上,服务完最后一名顾客才打烊。近年来年纪渐长,林以忠才无奈地决定晚上6时打烊,不再接待客人。

  如今理发一次动辄要几十元,林以忠的理发店却从未涨价。街坊邻居和妻子女儿有时忍不住劝说:“5元理发怎么能养家糊口?”

  “理一个头5元不能养家,就多理几个,勤快一点一天可以理几十个,生活还是没问题的。”林以忠总说,物价虽然高了,但是还有不少老街坊收入不高,自己靠着理发手艺,能够帮助别人就尽力帮忙,让大家“能省就省”,不必太过斤斤计较。

  另一方面,来理发的多是街坊邻里,林以忠每天和他们聊聊天、唠唠嗑,侃侃家常,主要是图个开心,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37年来,忠记理发店除了过年稍作休息,其余时间基本不打烊。上一个春节,由于妻子软硬兼施,林以忠终于破天荒地休息了6天,到大年初七才正式开工。“他天生就是劳碌命,不干活浑身都不舒服。”妻子说,没上班的这几天,林以忠睡觉总是辗转反侧,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忘记做了。

  好手艺不被时间磨损

  除了那张穿越百年的“古董椅”,忠记理发最为人乐道地是传统刮脸技艺。打开抽屉,能看到整整一排老式工具,都是林以忠的“看家宝”——折叠式刮胡刀。他笑称,忠记理发店有多老,他的刮胡刀就有多老。

  除此之外,据说林以忠还是中山最后一位保留酒精灯消毒的理发师。每次刮面前,总要先用酒精灯对刀片进行消毒;每次理发前,总是要先在客人脖颈上放上一次性用纸,并用肥皂水对脸部进行保护。如此一番传统“忠式流程”过后,胡子好刮而不易损伤皮肤,干净之余还能让顾客放心。

  比普通理发更难的是婴儿满月理发,很多理发师都不敢轻易接招,林以忠有着自己的一套“独门秘籍”,好动的婴孩到了林以忠手里都会乖乖听话。因此,很多街坊邻居的婴儿满月,都会找林以忠上门理发。

  上世纪90年代,林以忠一度在敬老院义务理发,每天最多可以服务100多人。但敬老院的椅子比较高,林以忠后来由于身体不适不能长期弯腰,加之路程遥远,就没有再去。但他至今仍经常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得到邻里街坊一致好评。

  林以忠的小店有时门庭若市,从里屋一直延伸到院子里,有时仅有零星几位老人。不管人数多寡、生意好坏,林以忠并不太在意。他所执着的,是用自己理发修脸的一身功夫,以诚待人、以信立身,本着服务老街坊的初心,坚守一家简简单单的老字号理发店。

  南方日报记者 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