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五项PBL大挑战项目亮相教博会

11月18日至21日,北师博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简称“教博会”)在广东珠海举办。大未大挑作为本届教博会的设计重要活动之一,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主办的学院项P相教“汲古明新•洞见未来——2023未来设计教育论坛”和设计教育成果展于同期举行。

重量级嘉宾探讨设计赋能传统文化

汲古明新•洞见未来——2023未来设计教育论坛探讨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战项新科技革命加速到来的当下,如何通过设计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目亮面向未来。北师博

赵少华

本次论坛邀请重量级嘉宾参与,大未大挑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设计副部长赵少华,学院项P相教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战项中央美术学院原副院长、目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平,北师博故宫博物院出版部副编审、大未大挑故宫学校副校长江英,设计吉尔吉斯斯坦高校代表Bekboev Daniiar、“一带一路”青年设计师交流项目发起人之一李从容,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赵阔等文化界、学术界专业人士,与学院教师一同就设计赋能传统文化进行交流和分享。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院长高鹏主持。

赵少华在致辞中肯定了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自成立以来取得的瞩目成绩,称其跨学科、前沿性的教学理念值得鼓励和支持,是未来设计教育的重要践行者。同时也嘱咐未来设计要坚定文化自信和自强,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红培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立足珠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多元举措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设计产业融合,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艺术资源共享、人才培养贯通。学院搭建了国际化的跨界合作平台,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开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中外文化的互学和互鉴。

谭平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谭平表示,教育是关于人成长的事,它是一个长远的事,也是一个未来的事情。未来设计学院根植于艺术、设计、科技、教育的交叉领域,能让学生通过多学科的交流,以多种角度看待世界。

PBL教学实践项目助力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

论坛期间,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正式发布2023-2024学年的PBL大挑战教学实践项目,通过实例讲述未来设计学院在设计教育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PBL模式(Project-Based learning)是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的特色教学模式,其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的各种问题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围绕真实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每年10月学院正式发布PBL大挑战项目,全院师生跨专业报名,自由组队,次年4月交付设计成果。该模式以问题、能力和目标为导向,师生跨专业合作,在团队协作中进行项目实操,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

今年发布的PBL大挑战教学实践项目包括故宫建筑少儿读本研发项目、故宫色彩(图案)系统研究项目、深圳湾文化广场D/BAY场馆智慧服务系统设计项目、“一带一路”国家设计走出去项目以及茶甡产品及新材料研发设计项目,各项目均具亮点和特色。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的PBL大挑战教学实践项目关注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与故宫学校和故宫出版社合作,推出故宫建筑少儿读本研发项目和故宫色彩(图案)系统研究项目,以促进故宫文化遗产在当代教育体系的学术梳理及应用传播。

结合当下发展与国家政策,吉尔吉斯共和国教育与科学部和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一带一路”国家设计走出去项目,通过建立跨国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深入理解,以中国设计、吉尔吉斯斯坦制造为合作起点,通过中国创作传播优秀中国文化。

除了关注文化传承与创新,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也致力于深化产教融合。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的深圳湾文化广场D/BAY场馆智慧服务系统设计项目与华润置业开展校企合作,为未来服务设计产业培养优秀的创新服务设计人才;茶牲产品及新材料研发设计项目则与澳门创新环保材料研发品牌“茶甡”进行深度合作,探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多种可能性。

设计教育成果展聚焦未来教育发展

教博会期间,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举办设计教育成果展。展览聚焦未来教育发展方向,讨论美育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教育规律,设计教育场景,展示了未来设计学院2022-2023学年已经完成的PBL大挑战教学实践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与教育”展区展示了学院对基础美育课程、教学教具、美育读本、校园环创、校园教学场景的全面性研究,多维度展现学院推动设计教育发展的系统化探索路径。

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致力于培养能够解决未来面临的潜在问题、展开艺术设计发展实践的创造型人才,探索并开拓设计教育的未来。正如高鹏院长所言:“对未来预判性地研究能启发学生突破常规,以更加创意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所探索的设计教育,是面向学生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社会和生活。学院的学生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就要不断思考未来需要什么样的设计,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