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之花在珠海绽放!第三届珠海艺术节圆满闭幕

这个秋天,让艺一场文艺盛会让珠海沸腾。术之术节剧场中、花珠海绽海艺广场上、放第公园里,届珠市民群众和艺术珠海相遇,圆满随着场钟响起、闭幕幕起幕落,让艺共同感受这座城市的术之术节文艺脉搏。

11月12日,花珠海绽海艺第三届珠海艺术节闭幕式暨第二届珠海大学生艺术季优秀节目展演在珠海传媒集团演播大厅举行。放第省委第三巡回督导组组长雷彪,届珠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潘江,圆满市政协主席王开洲,闭幕省委第三巡回督导组副组长孙爱群、让艺韩海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谈静,副市长李翀以及珠海各区、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在珠各高校师生代表,文艺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活动。

11月12日,第三届珠海艺术节闭幕式暨第二届珠海大学生艺术季优秀节目展演在珠海传媒集团演播大厅举行。

当晚,在珠各高校大学生代表以文艺展演诠释青春律动,为第三届珠海艺术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届珠海艺术节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珠海市文联、珠海传媒集团、珠海演艺集团承办,各区(功能区)党委宣传部(党群工作部、党政办)、珠海大剧院、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等单位协办。

在珠各高校大学生代表以文艺展演诠释青春律动,为第三届珠海艺术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织梦三载,珠海艺术节不仅是一场盛大的文化艺术盛会,更是赓续中华文脉,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展示珠海文艺发展新气象的重要窗口。

户外嘉年华巡游活动现场。

历时一个月,30余个文艺院团、40余场精品舞台艺术演出、4场大学生文艺赛事、近百场文化艺术活动相继亮相,涵盖中外多种艺术形式,城市和艺术相融相生、交相辉映,为珠海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市和区域文化艺术中心注入澎湃动能。

以精品力作赋能文艺繁荣

本届艺术节延续了“1+X”的艺术呈现形式,以舞台艺术为核心、多种艺术形式为补充,推出了舞台艺术精品展演、主题艺术展览、湾区艺术展览展演、青年艺术展演、“对话艺术”文化沙龙以及“艺术偶遇”惠民展演六大板块主题文艺活动,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摄影等诸多艺术门类。青春、多元、创新、品质等关键词贯穿其中,国内外名团名家名剧和文艺爱好者相聚南海之滨,“家门口的文化大餐”触手可及、“跨城追剧”成为常态,以艺术之名全面激活城市文化基因,滋养着每一颗热爱艺术的心灵。

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芭蕾舞剧《天鹅湖》演出现场。(摄影:网友znz)
上海越剧院经典越剧《西厢记》演出现场。
国家京剧院京剧《穆桂英挂帅》演出现场。

手执团扇、身着汉服,“00后”若珊心心念念的日子终于到了。今年珠海艺术节她迎来了期待许久的民族舞剧《红楼梦》。当晚,剧院专为演出布置的“潇湘馆”里精致的器物让人一秒入戏,颇具巧思的设计让人们在熙来攘往间便踏入了艺术的大门。“国内很少有像珠海一样兼具浪漫时尚与优雅唯美的城市,通过珠海艺术节这个平台,民族舞剧《红楼梦》首次亮相珠海,开票当天便全场售罄,让我们感受到珠海市民的艺术审美和精神文化需求都是相当高的,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够以匠人精神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焕新,通过高品质文化艺术供给为城市注入活力,这也与珠海艺术节的举办理念不谋而合、相得益彰。”民族舞剧《红楼梦》导演、贾宝玉扮演者黎星表示。

民族舞剧《红楼梦》演出现场。

一个月时间里,像《红楼梦》这样的现象级舞台艺术精品还有很多。珠海大剧院上演着穆桂英挂帅的故事,铿锵有力的京剧唱腔让观众直呼精彩;华发中演大剧院中演绎着谯国夫人的传奇一生,跌宕起伏的故事让现场掌声连连;阿卡什·奥德拉与青年舞者胡沈员翩然起舞;广州交响乐团“湾区畅想”音乐会奏响时代强音;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孔子》、经典话剧《恋爱的犀牛》、音乐剧《哈姆雷特》等众多备受欢迎的剧目更是场场爆满,珠海城市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粤剧《谯国夫人》演出现场。
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民族舞剧《孔子》演出现场。
孟京辉戏剧工作室作品《恋爱的犀牛》演出现场。

作为推动本土文艺精品创作的重要抓手、展示地方文艺成果的重要平台,艺术节期间还推出了珠海粤剧团粤剧《一生钟情·粤思明》等原创新作,珠海民族管弦乐团举办了《四大名著》《国乐飘香》等数场音乐会,充分展示近年来珠海舞台艺术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珠海市粤剧团粤剧《一生钟情·粤思明》演出现场。
珠海民族管弦乐团《四大名著》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演出现场。

舞台艺术是珠海艺术节的核心,但珠海艺术节不仅带来舞台艺术精品展演。16位全国美术名家的代表作及在珠海采风创作的精品画作在珠海博物馆展出,让不少美术爱好者直呼过瘾。艺术节还将各种艺术细胞撒入烟火气中,通过快闪、惠民演出等各种城市中艺术的不断“闪现”,广泛播撒文艺的种子,让艺术在市民群众这片肥沃的“土壤”中稳稳落地、蓬勃生长,让整个城市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剧院”。

全国美术名家作品珠海邀请展。

让艺术融入民众生活,这是珠海艺术节三年来不断成长、影响力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珠海艺术节始终坚持精品意识,以公益观演票价、免费文化沙龙等惠民举措,努力将文艺的“丰富、普惠、美好”带给每位市民。

以“文化走亲”共建人文湾区

以艺术为桥,珠海艺术节联结了珠港澳的深厚情谊,有力促进了湾区城市文艺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推动了湾区文艺的深度共融,共绘人文湾区“同心圆”。

第三届珠海艺术节开幕当天,一部珠澳首次合作创排的舞台艺术作品现代粤剧《无声的功勋》,将西方的交响乐和歌剧思维,与富有岭南特色的乐器、戏曲合唱融合,生动讲述了红色医生柯麟在澳门的故事,再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澳门的历史风云。该剧是珠澳“文化走亲”交流活动的重要成果,由珠澳两地联手创排展演。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黎骏声与珠海市粤剧团优秀青年粤剧演员、当家花旦吴思明担纲男女主角,以珠海市粤剧团为主要创作班底。黎骏声表示:“珠澳文化互通、文脉相连,相信《无声的功勋》对于广泛传播澳门故事,促进两地文化艺术交流合作,加深珠澳民心相亲具有积极作用。”

珠澳首次合作创排的舞台艺术作品现代粤剧《无声的功勋》

不久前,由艺术节引进的曾在港澳戏剧比赛中斩获多项大奖的澳门戏剧《二月廿九》在珠海大剧院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自去年珠澳‘文化走亲’启动以来,许多澳门、珠海艺术家通过‘濠江之春’、珠海艺术节的平台,纷纷来到两地开展艺术共创与交流分享,这让我们备感激动。我相信,未来在珠海艺术节这个平台会有越来越多优质的文化艺术资源登台亮相,将澳珠乃至湾区儿女的心连接得更加紧密。”该剧导演、澳门剧作家李宇梁表示。除了戏剧,在别具风情的《葡韵之夜》葡语国家传统歌舞晚会中,三位来自欧洲、非洲和美洲的音乐艺术家因第五届“相约澳门——中葡文化艺术节”在澳门结缘,随后通过珠澳“文化走亲”交流活动来到珠海演出,为粤港澳大湾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大洋的葡语文化艺术盛宴。

《葡韵之夜》葡语国家传统歌舞晚会演出现场。

澳门乐团《濠江灯塔情》演出现场。

除此之外,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珠海民族管弦乐团联袂奏响国风华章;珠澳摄影家携手开展“濠江侧畔·光影之美”珠澳摄影作品展览,澳门乐团等澳门知名院团也竞相到珠海展现才艺。这些不仅仅是珠港澳文化交流的成果,更体现了在爱国爱澳爱港的共同情感助推之下,三地艺术家之间充满温情与感动的文艺互动,这为珠海艺术节增添了浓墨重彩且意义深远的一笔。

“濠江侧畔·光影之美”珠澳摄影作品展现场。

以艺术为媒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11月3日至5日,有着“世界顶级芭蕾舞团之一”美誉的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携手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以近200名舞蹈演员及乐团成员的阵容在珠海大剧院为观众献上了高水准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为第三届珠海艺术节注入了强劲的国际化元素。该舞剧在华南地区仅有珠海一站并连演三场,许多观众从香港、澳门、成都、武汉、广州、深圳专程赶来,现场座无虚席。“《天鹅湖》不愧是古典芭蕾舞剧的名片,交响乐大气磅礴,剧目编排完整饱满,精彩纷呈。这一趟从深圳到珠海的‘追剧’之旅,值!”演出刚结束,罗女士就忍不住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段数百字的现场感受。

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芭蕾舞剧《天鹅湖》演出现场。

融贯东西,本届珠海艺术节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境外文艺团体演出场次较往届大幅提升。除了《天鹅湖》,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还带来了经典作品《堂·吉诃德》;德国小提琴“鬼才”大卫·葛瑞特献上三重奏;维也纳贝多芬爱乐乐团在珠海开启中国巡演首站……“珠海的美超出了我的想象。”现代舞《无径之径》中的英国印度裔舞者阿卡什·奥德拉谈及演出感受,对这座海滨城市赞不绝口。

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古典芭蕾经典名作《堂·吉诃德》演出现场。

珠海华发中演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涛表示:“珠海艺术节的国际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令人赞许和钦佩。艺术之所以具有独特魅力,是因为它凝结了许多民族和时代的文化基因,凝聚了人们对于美的共同追寻,通过珠海艺术节这个平台,中外艺术家得以汇聚、交流,畅想国际化、多元化文艺发展的未来。”

“珠海艺术节作为城市品牌活动搭建了一个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让更多观众能够亲近艺术、感受艺术。一系列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精品演出相继来到珠海,相信随着珠海艺术节的不断发展,在给大家带来文化盛宴的同时也成为珠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周涛表示。

市民镜头中的艺术节

本届艺术节还推出了"遇见一珠海艺术节"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市民游客将手中的镜头聚焦艺术节的各类展览、展演,绘就了一幅幅属于珠海艺术节的光影篇章。

三年时光不语,却回答了热烈的期盼。超50万名市民观众在这三年中见证了珠海文艺舞台的探索创新和繁荣发展,珠海艺术节以艺术之名向世界递出一张文化名片,点亮了城市丰饶的演艺生态系统,拓展了“青春之城”的艺术版图,让“艺”与“城”拥抱得更紧,为珠海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让我们相约2024年第四届珠海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