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琴音 雅韵传承 一起遇见闽派古琴

本报讯(黄子煖)清音婉转柔如风,悠悠雅韵余音袅袅入人心,琴音起遇琴近日,传承记者来到非遗闽派古琴传承基地,见闽市级非遗闽派古琴传承人陈瑛瑛正与学员们共同演奏古琴现代曲《江山笑》,派古琴音沉着有力,悠悠雅韵带着历史的琴音起遇琴厚重感。

古琴,传承又称七弦琴,见闽琴音醇厚淡雅,派古清亮绵远,悠悠雅韵意趣高雅,琴音起遇琴闽派古琴为中国古琴艺术发展史上的传承重要流派,承载着深厚的见闽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传承保护闽派古琴艺术,派古对丰富和完善中国音乐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让大众更容易接受古琴,我致力于挖掘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并且尝试将闽派古琴与现代音乐文化相结合,《江山笑》便是其中的一个作品。”陈瑛瑛表示,通过创新改编,不仅拓展了闽派古琴的艺术表现领域,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为了更好的传承与保护,陈瑛瑛积极展示闽派古琴的艺术魅力,推动其走向国际舞台。2013年7月,她带领闽派古琴团队前往浦城协助举办第十五届海峡论坛—闽派古琴专场音乐会。同年11月的厦门“白鹭杯”上,陈瑛瑛的学生分别获得了2金3银6铜及若干个优秀奖的佳绩,并与厦门、福州、浦城地区协会和乐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非遗闽派古琴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将继续为此付出努力,为传承和发扬这一非遗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陈瑛瑛说道。

近年来,闽派古琴从文人雅士的书房逐渐走向大众舞台,被更多人了解,也让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踏入古琴世界。

在城南镇金蛇头村,宁德市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委员会、宁德市民族音乐创作与表演行业协会、蕉城区古琴协会联合创办非遗闽派古琴传承基地,通过开设民乐公益课等形式,向公众普及闽派古琴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提高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使古琴成为地方特色文艺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