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男人撑起大半边天

  如果想当然以为开幕日当天的个男重头戏在晚上,那么肯定会错得离谱。人撑事实上,半边今天的个男威尼斯虽说星光熠熠,但最大的人撑光彩一定属于这三个男人。

  马可·穆勒:告别的半边年代

  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老马可终于要告别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的座位。长达8年的个男任期里,马可将威尼斯电影节的人撑影响力带到了一个历史的巅峰。也许是半边巧合,也许是个男致敬,今年主竞赛单元内的人撑所有影片都将威尼斯选作了全球首映式之地。

  有记者问及,半边为何本次三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个男华语片中没有一部来自中国内地。作为赫赫有名的人撑中国通,马可·穆勒说:“我早在1999年就和中国电影结缘,半边在我的概念中,无论内地、香港还是台湾的电影,都是中国电影。”他甚至劝那位记者视野不要那么窄,“现在很多电影都是两岸三地合作的,比如参展片《白蛇传说》的出品方是内地,但导演却是香港的程小冬。”在马可·穆勒执掌威尼斯电影节的时代,华语片在水城可谓风光无限。从参赛数量到获奖数量都是一个纪录,这还不包括在各竞赛单元评委会担任主席或评委的华语电影人。随着他的离任,威尼斯还能成为华语片的福地吗?马可·穆勒睿智地回答道:“五人选片委员会中的华语选片人将会留任,但最终华语片是否还能受到重视,需要看我的继任者做出的选择。”

  达伦:放得下成见

  作为目前全球最著名的导演之一,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导演功力是无人质疑的,但是作为评委会主席,阿伦诺夫斯基还是引起了很多外界的猜测。当他率领本届主竞赛单元全体评委亮相时,“信任危机”爆发了,一多半的提问都是冲着“该如何做评委主席”去的。

  虽说凭借《黑天鹅》跻身金狮奖得主之列,但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对电影奖项显然有自己的评判体系。他坚持认为,获奖是很主观、偶然的事,影片打动了评委就能获奖,但是并不代表电影就能在市场放映期间获得高的票房和好的观众口碑。他说:“作为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我会放下一切原有的成见、想法,用诚实、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每部竞赛片。最能打动我心的电影,就是我将投票的电影。”

  在被问及对威尼斯的观感时,阿伦诺夫斯基断然否认了“福地”一说。他说:“我总共来过威尼斯电影节四次,前两次一无所获,上一次得了金狮,这次则担任评委会主席。所以好坏各半,因此不算是福地。”

  乔治·克鲁尼:让全场发狂

  乔治·克鲁尼抵达丽都岛的时间是31日下午1时,在电影宫大门前,很多记者在静候他的到来。而在1时半召开的《三月十五日》剧组主创人员(乔治·克鲁尼是该片导演、编剧兼主演)的新闻发布会上,连走道都被记者站满。

  自从乔治·克鲁尼走上“演而优则导”的道路后,他似乎就将自己的创作重点铆上了政治题材。自2005年的《晚安,好运》之后,乔治·克鲁尼也尝试过喜剧,但成绩显然无法媲美前者。有记者询问乔治·克鲁尼,“为何对政治题材情有独钟?”他迅速回应道:“我喜欢拍揭示人性的电影,而非政治,就比如《三月十五日》这部电影的背景是总统选举,所以大家就认为是政治题材,其实完全可以将背景改成在华尔街,难道就成了金融题材?”

  和乔治·克鲁尼一同亮相新闻发布会的其他主创人员,虽说也都是业界精英,但克鲁尼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因此几乎所有记者都针对他进行发问。一向被大家视为中年好男人典范的乔治·克鲁尼不但言语幽默,而且很在意团队成员的情绪。

  当主持人一宣布发布会结束,上百名来自全球各地的记者蜂拥而上,纷纷举着纸笔要签名。幸好乔治·克鲁尼对类似场景很有经验,他一边满脸笑容地和各方记者打着招呼,一边不停地在各种纸张上签名。最关键的是,边签边退,短短二十米左右的距离,乔治·克鲁尼用了五分钟才退完,最后和所有围着的记者打了个招呼,转身跑进了专用通道。

责任编辑:hdwmn_c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