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反腐大片”触目惊心:李铁推销打假球,收钱“保送”四人进国家队

9日晚间,足坛央视一套播出的反腐年度反腐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第4集《一体推进“三不腐”》中,揭露了足球领域腐败案的大片打假相关细节。

正如片中结语所言,触目“足球是惊心进国家队圆的,再多的李铁权力和金钱,也无法任意塑造它的推销形状”

中国足球领域亟待生态的球收钱保改变,推动体育部门汲取教训,送人深化改革,足坛完善制度,反腐正本清源,大片打假还绿茵场清朗的触目生态。

急功近利

足球运动的惊心进国家队大忌

中国足坛本轮反腐由国足前主帅李铁而始,他也是李铁第一个接受监察调查并被留置的人员。在他的身上,急功近利在足球人的身上会造成怎样的恶果,如今被看得清清楚楚。

他两次带队冲超在最后阶段的连胜,背后都是大量的假球。而这两次带队冲超的经历,反过来又成为他所谓成为国家队主帅的最亮眼依据。过于渴望成功,渴望证明自己,想要实现自己国家队主帅梦想的李铁,最终走上了不归路。而他自称“球员时代最痛恨假球”的表态,让人不由唏嘘。

里皮之后,国足为何选择李铁成为国家队主帅?李铁所谓的武汉俱乐部嫡系球员如何拥有了国脚身份?这些在外人看来一度被迷雾笼罩的问题,有了一个真实的答案。

李铁为了得到国家队主帅的这个职位,分别向时任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和时任中国足协秘书长刘奕行贿200万元100万元。而他带进国家队的4名卓尔国脚,则是彻头彻尾的一场交易。为此,卓尔俱乐部和他签下了一份6000万元的天价合同。

令人感到荒唐的是,一场正常靠实力就能赢的比赛,李铁和他当时所在的俱乐部却花了1400万元。作为他们那场比赛的对手,深圳宇恒队球员黎斐收下600万元,答应帮他们打点多名关键球员,但实际上他一分钱也没给出去,因为“不管是天时地利人和,他们都占优……”

荒唐背后,正是极端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足球运动的魅力,原本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当它被人为要求赋予确定的结果,也就出现了腐败蕴生的土壤。

畏难后

选择与潜规则同流合污

中国足球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上不去?这是无数球迷持续追问的问题。中国足协原领导层多名中高层干部涉案,足球领域的系统性、塌方性腐败,或是原因之一。

专题片甚至为涉案被查人员排出了一套“11人首发+3名替补”的阵容,李铁仍是后腰,而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中国足协原党委书记杜兆才扮演的是门将角色。

但对于球迷而言,他扮演的这个门将角色,防守的却是对于中国足球的监管。

2022年,有线索反映中甲联赛一些比赛存在假球赌球嫌疑,国家体育总局收到相关线索后,要求杜兆才牵头进行调查处理,然而杜兆才却偷换概念,用所谓调研来敷衍。没有查出任何问题,也没有处理任何人。

片中透露,杜兆才和陈戌源的涉案金额都在数千万元左右,令人触目惊心。

面对改革难度大、见效慢的中国足球,陈戌源有了畏难情绪,“足协在我的任上,很多事情我是做不了的。”于是,认定改变不了中国足球的陈戌源选择了和足球圈的“潜规则”同流合污。

如今面对镜头,中国足协原主席陈戌源哽咽落泪:“球迷可以包容中国足球的落后,但是不能原谅腐败。”

“我想深深地向全国球迷,真的要谢罪,我自己真的认为我自己错了,我非常后悔,(但)没有后悔药可以买。如果有后悔药可以买,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把它买回来,我也不会再去干这种事情。”他说。

如果世上真有后悔药给陈戌源,那曾为中国足球伤心落泪的球迷们能否也要上一颗?

反腐警示

只为以案促改促治

无需多言,假球对于足球运动的伤害是毁灭性的。如果投入真感情的球迷,看的却都是假球,欢乐的记忆都是虚构的,这种感受当然会逐步侵蚀人们对于足球运动的热爱。

当人们对于国足冲击世界杯抱以希望时,圈内人却对结局早已心知肚明——奇迹绝不可能发生。

当联赛充斥不正之风,金钱有可能左右胜负时,这种被污染的足球土壤,自然无法提供培育人才的充足养分。正如黎斐所说,“时间一长了,想再紧起来的时候也紧不起来了”。

如果没有真正的比赛,球员、教练员都无法从中得到锻炼,从这样的联赛中选拔出来的国家队,怎么可能会有足够的竞争力?又如何在洲际比赛中与对手对抗?什么是真正的比赛?真刀真枪的对抗,而不是商定好结果的走过场。

现代足球绝对是科学”,这句话从昔日的健力宝天才球员郑斌口中说出来尤其让人感到痛心。作为中国足球的一线从业者,他们让球迷们失望了。

中国足球反腐,期待能够建立一个真正的长效监管机制,让中国足球的未来能够承载球迷的殷切期待。

进一步来说,足球领域的反腐,着眼的不仅是当下,更是未来。开展以案促改促治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真抓实干,才能为中国足球的绿茵场开启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