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喜讯:张掖甘州“一粒种、一盘菜、两头牛”绘就产业“丰”景图



图为甘州区沙井镇玉米收割现场。村里菜两产业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12月5日电 (白梅薇)乡村振兴,喜讯产业先行。张掖种盘张掖市甘州区是甘州传统农业大县、制种大县、头牛图蔬菜大县,村里菜两产业今年以来,喜讯甘州区在持续壮大现代种业、张掖种盘绿色蔬菜、甘州优质奶业、头牛图优质肉牛、村里菜两产业特色种养五大产业集群的喜讯基础上,全力抓好“一粒种、张掖种盘一盘菜、甘州两头牛”三件事,头牛图一幅产业兴旺的“丰”景图已在甘州广袤田野悄然显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甘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靠祁连山、北依合黎山和巴丹吉林沙漠,狭长独特的地域地形构成了天然的种子繁育隔离屏障,是玉米制种生产“黄金”区域。

图为甘州区乌江镇粤港澳蔬菜基地。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甘州区乌江镇粤港澳蔬菜基地。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甘州区沙井镇东四村,53岁的蒋万家正在自家地里清理玉米秸秆、捡拾废旧地膜,为来年春播做准备。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沙井镇自1985年开始种植制种玉米,至今已有38年的种植历史。

  在蒋万家小时候,父辈们仅仅靠着一头牛在地里耕种,到现在播种、铺膜、施肥、抽雄、掰穗等环节全程机械化,他的100亩制种玉米地轻轻松松就耕种完了。

图为甘肃云鑫娟珊奶牛养殖基地。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甘肃云鑫娟珊奶牛养殖基地。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甘州区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大县,制种面积稳定在65万亩左右,年产玉米种子3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30%以上。

  初冬时节,在甘州区党寨镇雷寨村,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菜长势喜人,人们忙着在大棚内管护蔬菜。

  今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和超亿元村名单,甘州区党寨镇陈寨村(设施蔬菜)、甘州区上秦镇徐赵寨村(娃娃菜)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

  甘州区党寨镇陈寨村党总支书记李永旭说:“陈寨村耕地面积8700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3200亩,年产蔬菜5万吨以上,全村人均纯收入2.8万元”。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甘州区乌江镇充分利用独特资源优势,建成十万亩供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基地,配套建设分拣、冷链、加工、储运等全产业链基础设施,全力打造集种植、冷藏、物流等为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近三年,乌江镇每年生产蔬菜3-5茬,产出芥蓝、菜心、银丝王等二十多种精品蔬菜,累计向香港、澳门、深圳等地销售蔬菜8万余万吨,累计产值达1.7亿元”。甘州区乌江镇党委副书记王涛说道。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如今,甘州区聚力发展高原夏菜、反季节蔬菜、加工蔬菜和出口蔬菜,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41.79万亩,其中设施蔬菜9.79万亩,露地蔬菜32万亩,产量达到121.91万吨,甘州区成为全国五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蔬菜产业成了当地农民的“致富密码”。

  11月28日,走进位于甘州区安阳乡王阜庄村北滩的甘肃云鑫万头娟姗奶牛养殖基地二期全自动挤奶车间,400多头奶牛正在排队等候,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清洗、消毒、安装挤奶设备……18时,80头奶牛经过AI识别系统的身份认证后,踏上全自动转盘式挤奶机,听着音乐生产牛奶。

  “我们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娟姗奶牛养殖基地,项目满负荷投产后年产鲜奶可达3.5万吨,年出栏肉牛5000头,解决就业300人,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饲草3万余亩”。甘肃云鑫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作宏说。

  在张掖城南1.5公里处的甘州区长安镇前进村,60岁的杨文堂每天都能从自家小区门口免费领到半斤鲜奶,这是村里给60岁以上老年人的福利。

  “现如今前进的牛奶在全省都响当当,我们的生活城里人可比不上!”杨文堂说。

  据了解,前进牧业拥有日处理鲜奶150吨和500吨乳品加工厂2座,总资产32亿元,员工1800余人,带动周边相关产业5000多人就业,已成为甘肃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全国奶牛养殖行业排名第12名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走进祁连牧歌万头全围栏式智慧牧场,现代化养殖设备一应俱全,工人们正在分割车间熟练地将牛肉进行精准分割。

  据甘肃祁连牧歌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梁介绍,该公司在黑龙江、山东、辽宁等14个省市建立营销中心,产品覆盖全国26个省市区。同时,借助京东和盒马鲜生的物流供应链体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南京6大一线城市实现40分钟极速达,并成为盒马鲜生唯一的有机牛肉供应商,上柜盒马全国21个一线城市400多家门店。(完)


编辑:马少华 责任编辑:孔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