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环卫工作突出个人”王丽枚:有她在,垃圾站没异味

走进海虹垃圾压缩站,广东只见地面干净整洁、省环墙壁洁白如新、卫工味工具摆放有序、作突站内空气无异味,人王让你简直怀疑是丽枚不是走错了地方,这与人们印象中的有垃垃圾压缩站臭气熏天,地上污水横流、圾站垃圾散落的没异情景大相径庭。而管理这座垃圾压缩站的广东是香洲区市容环境管理中心香洲清运队的环卫工王丽枚

每天压缩处理30多吨垃圾

垃圾压缩中转站是省环区域大量垃圾的收集中转外运处理点,刺鼻的卫工味气味、呛人的作突灰尘让不少人对其避而远之。但王丽枚自2005年从老家湖南邵阳来到珠海后,人王就一直在从事这份工作。丽枚她曾长期在区域最大的垃圾压缩站——沿河东路垃圾压缩站工作。

每天早上6时,王丽枚准时到达垃圾压缩站开始一天的工作。垃圾压缩站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关键场所,卫生状况至关重要。面对工作环境的恶劣,王丽枚的解决办法是“勤快一点打扫、冲洗和除臭”。她说:“只要把我的本职工作做好,工作站内就会干净整洁,不会再有难闻的气味。”

9时许,一车车的垃圾抵达压缩站,王丽枚先帮助同事将垃圾分批倒入垃圾卸料口,随后熟练地操作压缩设备。垃圾车开走后,她继续清扫地面的散落垃圾,冲洗地板,消毒除臭,等待下一辆垃圾车。这样的动作,王丽枚每天至少重复十几遍。

几十辆垃圾车,30多吨,是王丽枚每天要处理的垃圾重量。面对繁重的任务、枯燥的工作、恶劣的环境,爱干净的王丽枚却毫无怨言。有时一天到晚忙得没时间回家,晚饭都要让丈夫送到工作现场吃,吃完接着继续干。

在成车的垃圾中,时常含有桌椅、箱柜等大件垃圾,王丽枚会在压缩前将它们一一挑出并手动拆分成小块,再放入垃圾压缩机中。这样的动作看似简单,却也考验人的细心、耐心。“那时几乎是一年365天泡在垃圾压缩站,辛苦肯定是辛苦,但是我已经习惯了,知道怎么样才能高效地工作。”王丽枚淡淡地说。

生病不下“火线”

几乎每个市民每天都会排放垃圾,对垃圾进行预处理的垃圾压缩中转站是否干净整洁,成为中转站点周边居民关注的焦点。

王丽枚虽然在垃圾压缩站工作了近20年,但她从不喊累。她说:“脏一点累一点还好,最难熬的是夏天,不仅有高温天气,而且味道比较大。尽管如此,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就必须要干一行爱一行,把工作做好。”

进入漫长的夏季,室外温度近40℃,果皮垃圾更多、更易腐烂发臭,王丽枚戴着口罩,穿着一双胶鞋,在压缩站一刻都不停歇地工作,很快全身都被汗水打湿。

2015年的一天,王丽枚生病了,但病痛也不曾影响她的工作。为了确保垃圾在压缩站不过夜,她还是按时到岗上班,白天在压缩站严格做好垃圾压缩中转工作,不曾向旁人提起过自己的病。晚上,她就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打吊针,一直坚持了好几天,病才好。

香洲区市容环境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经常来压缩站巡查,王丽枚的踏实肯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评价道:“尽管工作再忙再累、垃圾再多再脏,王丽枚从不抱怨,她总是微笑面对每天的工作任务。”

据介绍,王丽枚还善于思考,主动提出一系列有益于垃圾压缩站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如增加工具设施、改善保洁条件、升级工作流程等等。

用坚守擦亮城市

8年前,王丽枚曾住在垃圾压缩站旁的工具房里。有一天凌晨3时许,她听到门外有异响,起身走出屋外一看,原来是一名大爷推着一板车垃圾偷偷倒在了垃圾压缩站门口。

偷倒垃圾不仅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如遇大风天气,还会随风飞扬、污染环境,而且堆在路边还影响交通,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也是对环卫工人的不尊重。

发现偷倒垃圾的行为后王丽枚虽然很生气,但她还是走到大爷面前,对他进行耐心劝导,又不辞劳苦地把这些垃圾清理干净,送进压缩站里进行压缩处理。

“干净美丽的环境不仅需要我们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更需要每个人都来细心呵护。”王丽枚说,“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更文明。”

近年来,单位考虑到王丽枚年纪较大,把她调到工作任务相对较轻的海虹垃圾压缩站。虽然任务轻了些,但王丽枚依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用坚守擦亮城市,用汗水浇灌美丽,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先后获评“香洲好人”“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环卫工作突出个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