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两会代表通道丨田学东:用好特区立法权,多做“小切口”立法

“属于‘小切口’立法,小切口但解决的珠海做立是关系琴澳两地居民深度融合的‘大问题’。”1月30日上午,两会立法在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通道”上,代表市人大代表、通道特区珠海市律师协会会长、丨田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律师田学东从法律角度分析了珠海以立法推动琴澳两地规则衔接作出的学东探索,并为珠海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出建议。用好

珠海的权多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小切口内地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珠海做立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两会立法港澳同胞到合作区就业、生活。代表“内地和港澳的通道特区法律有着很多不同,实现粤港澳三地‘联通’,丨田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硬联通’,也需要规则机制‘软联通’。”田学东说。

作为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的委员,田学东参与了支持澳门医疗人员、药学技术人员在合作区执业两部法规的立法工作,他对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合作区发展实践需要,在以立法推动民生领域规则衔接方面做出的努力深有感触。“在大的立法层面上属于‘小切口’立法,但解决的是关系琴澳两地居民深度融合的‘大问题’。可以说,珠海人大充分用好‘立法直通车’制度,在探索粤澳民生领域规则衔接方面探索出了新路径。”

“一国两制三法域”是大湾区的显著特征,当前,以法治湾区理念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十分重要。那么,今后珠海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田学东建议,要用足用好珠海经济特区立法权,在涉及大湾区融合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文旅等方面多做“小切口”立法,进一步促进粤澳民商事规则衔接与融合,在支持服务大湾区、合作区建设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同时,建立健全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提升机制,加强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深入调研重点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制度,进一步提升办理涉外案件的能力,帮助企业提升应诉能力、降低应诉成本。

此外,引导“湾区律师”积极投身大湾区建设。“来自香港、澳门的律师一方面精通内地与港澳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在英语、葡语等方面也有独到优势。有的‘湾区律师’还担任一些国际仲裁机构的仲裁员,对跨境纠纷的解决有着天然优势。”田学东建议,珠海要研究出台有效措施,为“湾区律师”营造更加便利的执业环境,吸引他们来到珠海执业,提升我市的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