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徐克版《黄飞鸿》诞生20年 主创今何在?

  1991年,策划创今距首部华语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诞生,徐克已风风雨雨地走过长达六十余年的版黄发展史,就在这一年,飞鸿徐克与李连杰携手打造的诞生《黄飞鸿》横空出世,由此为武侠片带来二十世纪的年主最后一轮创作高峰——事实上,《黄飞鸿》的策划创今诞生非但宣告此类型在市场上的重新崛起,更堪称武侠片在发展道路上,徐克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版黄“成熟超越”走向“创新嬗变”的重要标志!

  时隔二十年后,飞鸿随着《龙门飞甲》抢闸2012年贺岁档,诞生观众不禁欣喜:沉寂多年的年主华语武侠片,似将找到新的策划创今突破,并借此发力而起!徐克追根溯源,版黄非但在于“徐克+李连杰”这块金漆招牌被重新擦亮,更在于其华语电影人“重谋霸业”之火,将以武侠动作片的形式再被点燃。

  策划/新浪娱乐策划组 责编/陆姝 文/阿蒙


徐克再造《龙门飞甲》抢闸2012年贺岁档
《黄飞鸿》将武侠片从市场低谷拉到顶峰

  壹、传奇诞生——《黄飞鸿》缔造不朽意义

  里程

  《黄飞鸿》之前,以香港为主要创作地域的华语武侠片曾经历两段维持数年的低潮期: 70年代中期,胡金铨、张彻、楚原等或垂垂老矣、或无心恋战自是一大原因,但更重要的,却在于这批名家在开创第二代“新武侠”风潮后,无法进一步取得突破。因此,纵观张彻及楚原70年代后执导的武侠片,往往在背景、题材、风格等环节陷入“自我封闭”、“自我雷同”的尴尬局面,而复仇、争霸、寻宝、归隐四种模式的重复运用,更一度将武侠片的创意逼入山穷水尽的地步;

  80年代初,一批新锐导演如徐克、吴宇森、杜琪峰、谭家明、程小东等陆续推出多部标新立异、别具一格的新派武侠片,诸如《蝶变》、《名剑》、《生死决》、《碧水寒山夺命金》、《豪侠》乃至《蜀山》等,甚至一度为该类型带来“石破天惊”的突破!然而,这些作品虽有创意,却无法引起风潮,原因在于它们多数难以卖座(成绩最佳的《蜀山》只有1500万),且因步子迈得太前(甚至太另类),往往不为主流观念接受,其后时装动作片、英雄片及赌博片纷纷崛起,武侠片被迫沦为“边缘题材”,直至1990年的《笑傲江湖》,仍无法真正为该类型打开市场缺口…。

  在此形势下,《黄飞鸿》得以将武侠片从市场低谷拉到顶峰,意义无疑不可估量,尤其身为核心人物的徐克,能在对前辈的创作精华兼收并蓄之余,成功摆脱早前“有口碑无票房”的负面因素,更是影响深远:其一,《黄飞鸿》懂得利用过去的传统题材,将当代人的当代意识渗入其中,由此进行重新包装,继而完成“历史—现实”的时代对位,而观众往往能通过剧情引发心理共鸣;其二,《黄飞鸿》在风格上并非严肃阴暗,而是不时在沉重的大时代背景下加入幽默、诙谐的讽刺场面,不仅能直接给观众以充分娱乐,还能让观众在发笑后有所反省;其三,《黄飞鸿》改变了此前武侠片镜头单一、剪辑生硬、打斗一板一眼的陈旧套路,进一步将动作表演及光影科技结合,尤其片中黄飞鸿与严振东竹梯对打一场,徐克破天荒采用多机器拍摄,并用剪辑技巧将整个过程剪成200多个镜头,将双方的招式交代得清清楚楚,产生耳目一新的视觉观感;其四,《黄飞鸿》也在演员阵容上打开了另一商业门道,即以武打明星(李连杰)的功夫身手为先,搭配以其他受欢迎的明星组合(关之琳、元彪、张学友、郑则仕),由此确立影片的内在质量与观众外界接受的双重保证,比起此前以流行歌星(许冠杰、张学友)、电视明星(郑少秋、刘松仁、徐少强)或功夫小生(元彪、洪金宝、韦白)等为主角演侠士的类型片而言,亦更为正宗及多元化…

  种种因素证明,《黄飞鸿》得以成为九十年代“新武侠电影”的里程碑,绝非夸张过誉。之后,无论其他“黄飞鸿系列”抑或《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白发魔女传》、《东方不败风云再起》、《东邪西毒》等片,在许多环节都延续《黄飞鸿》的形式套路,便是例证。

知识
上一篇:百日咳来势汹汹,家里有娃如何应对?香洲卫健部门支招→
下一篇:苏州东山风景区免费景点有哪些?